2022 6月 13 By binance币安注册不了怎么办 0 comment

饿了就要吃饭,冷了就会找衣服穿。一个生物体会反覆在不同的变化中,维持着某种「动态平衡」,无论是体温、血压还是血糖,身体内这些物理或化学条件的恒定性,是许多生理反应的核心,也是让身体各部位可以在正常范围内运作的主因。

然而,身体的调节不见得只是机械性的生理变化,更可能还牵涉到与微生物的互动。自2004年「肠脑轴线」 (gut-brain axis) 的概念出现,科学家对於生活在肠道中的微生物如何与大脑互相交流影响,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

许多疾病,也与肠道生物有关?

虽然有很多细节待厘清,但有许多研究发现到肠道微生物的种类与许多严重疾病有关联,如自闭症、焦虑症、肥胖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氏症与阿兹海默症等。

以往的研究认为,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支链胺基酸与肽聚醣 (peptidoglycan) 等成分会透过免疫系统、迷走神经、肠道神经丛进行调节,与大脑互相交流,因此也有人主张应该称之为「微生物─肠─脑轴线」。过去科学家发现微生物影响大脑的途径,基本上都是比较间接的。但在2022年4月15日的《科学》 (Science) 中,科学家发现到脑部的下视丘 (hypothalamic) 神经元可以直接侦测细菌活动的变化,相对应的调整食慾与身体温度。也就是说,这似乎是科学家第一次找到微生物直接跟大脑「对话」的证据。

微生物怎麽影响你?NOD2──模式监别受器

首先介绍本次研究中最重要的脑部构造,下视丘 (Hypothalamas) 。下视丘位在脑的基底,在一般成年人身上大概只有一颗碗豆的大小,却负责调控非常多重要的生理机能,包括体温、情绪、饥饿、口渴。

下视丘还负责调控脑垂腺前叶,参与多种内分泌调控。可以说,微生物如果能够影响下视丘的功能,相当於开启了影响生理机制的大门。

回到微生物,刚刚有提到微生物释放在血液中的物质可以影响宿主的免疫、代谢与大脑等等功能。这些代谢产物会被生物体内许多受器所感测。最具代表性的受器为模式监别受器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

过去,科学家认为模式监别受器主要由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侦测微生物病原体或者受损的细胞黏膜表面、组织间与细胞内出现病毒、细菌、真菌的讯号。

其中,有一种模式监别受器被称为 NOD2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 ,会侦测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醣(也称为细胞壁胜肽(muropeptides)。因此,科学家过去认为,NOD2的功能有可能就是帮助免疫系统辨识细菌细胞壁的碎片。

利用脑部成像技术,科学家进一步观察小鼠脑部的不同区域,尤其在下视丘,纪录 NOD2 受器的表现。结果证明,若是缺乏NOD2受器的脑袋可是会出问题的,过去科学家们已经确定 NOD2受器的突变,与消化系统疾病如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有关,也与几种神经系统疾病与情绪障碍有关联。

小鼠研究中揭露了, NOD2 可能在多种免疫与神经的机制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了进一步解相关的功能,团队还开发出一种在下视丘区域缺乏 NOD2 受体的小鼠,这些小鼠对於许多行为与生理包括体温保存、筑巢行为、昼夜节律、禁食与肾上腺刺激等等都有所减弱。更长时间的观察还显示,这些失去 NOD2 的小鼠体重会增加,且更容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这些情况尤其在年老的雌鼠上更为严重。

细菌与神经元的你增我减

那麽,正常小鼠的 NOD2 受体作用是什麽呢?若小鼠拥有正常的 NOD2 神经元,其神经活动在遭遇到肽聚醣时会受抑制。换句话说,如果NOD2受器消失了,这些神经元就不再受到抑制。

肽聚醣在脑部、血液或肠道中都被认为是细菌增殖 (proliferation) 的标志物,而研究发现,不管是口服或肠道菌释出肽聚醣都会抵达大脑的许多区域,包括下视丘中,负责体温调节、进食行为的弓形核 (arcuate nucles) 。而其中的 GABA 神经元在接触到肽聚醣时,也会遭到抑制。

研究人员进一步测试微生物与 NOD2 在下视丘 GABA 神经元的表现,是否确实与食物摄取和体温调节有关?研究显示,在使用抗生素消除微生物,或是以病毒消除在下视丘的 NOD2 基因表现後,都会导致年老的小鼠体重增加与行为改变。

至此,科学家初步证实,下视丘神经元可以直接侦测到细菌的成分,并改变进食、筑巢与体温调节的行为。微生物非常有可能能够藉由 NOD2 来调节宿主的一些行为,或者反过来也可以解释成,大脑藉由 NOD2 受器接受到的讯号,来侦测微生物的状况、进行一些调节。

微生物帮助你维持完美平衡

某种程度上,肠道菌可能被大脑视为摄入食物品质的某种直接指标;而另一方面,肠道菌的增长或死亡也与肠道的恒定或病理机制有关,因此下视丘进行调节可能至关重要。下视丘主掌的多种生理调控,在肠道菌生长得「不如人意」时,改变摄食与体温来调整肠道菌相,似乎也相当合理。

反过来,某些肠道菌丛可能也会提供调节讯号,以维系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影响肠道细菌生长最主要的两个因子,就是食物以及体温。举例来说,大量摄取单一种类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某些细菌甚至是病原菌不成比例的生长,因而危及肠道平衡。因此对於肠道菌来说,有管道可以「上达天听」似乎是颇合逻辑的。

整个调控机制到底是肠道菌主动、大脑掌握主导权,抑或是两者基本上「狼狈为奸」,尚待进一步的研究。然而发现大脑可以直接侦测细菌活动,即使是远在肠道的肠道菌的增生或是死亡,也让我们了解到大脑与身体待解的谜题,或许远比想像中还来的多。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醣会影响下视丘神经元与代谢,那还有没有更多细菌影响大脑功能的机制呢?本次发现到 NOD2 受器在中枢神经中扮演的角色,未来是否能以此为开端,为脑部疾病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与肥胖症找到新的治疗手法?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吧!

参考资料:

  1. Institut Pasteur. (2022, April 15). Decoding a direct dialog between the gut microbiota and the brain. ScienceDaily. Retrieved April 29, 2022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04/220415100551.htm
  2. Gabanyi, I., Lepousez, G., Wheeler, R., Vieites-Prado, A., Nissant, A., Wagner, S., … & Lledo, P. M. (2022). Bacterial sensing via neuronal Nod2 regulates appetite and body temperature. Science, 376(6590), eabj3986.
  3. Cryan, J. F., O’Riordan, K. J., Cowan, C. S., Sandhu, K. V., Bastiaanssen, T. F., Boehme, M., … & Dinan, T. G. (2019).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Physiological reviews.

0 0 投票数
Article Rating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